南京清智健康医疗数据科学研究院是经南京市备案的新型研发机构,由江宁区与清华大学医疗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工团队联合发起,依托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可扩展计算与系统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健康医疗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共性技术研发、产业链资源整合服务以及双创项目孵化。通过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技术平台及其应用的产业生态,积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并形成示范,推动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健康医疗领域应用领域的发展。
研究院成立创新医疗可扩展计算研究中心、医工科研大数据研究中心、医药研发大数据研究中心、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智能医疗设备研究中心,开展健康医疗、生物医药、生命科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主要攻克医学数据安全共享机制、医疗设备嵌入式智能及边缘计算、疾病预测模型等关键技术,解决公共卫生预警与检测、临床科研数据整合共享、创新药物研发数据融合共享等问题,鼓励与孵化引进企业,以及外部成熟企业合作,形成服务收入,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初试、中试环境,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研究院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探索从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到投资收益再投资的良性运作机制。集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形成多学科交叉合作模式,推动项目多方协同攻关。链接国际及行业创新资源,建立多方多维度合作模式:与华润医药、北控医疗等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申请创新型专项课题进行行业共性问题技术攻关,与国际化非营利性组织药物信息协会DIA、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江苏大数据联盟等国内外协会形成开放合作机制。
整合海量复杂医疗健康大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和信息挖掘,为公众健康,临床决策,疾病诊断和治疗,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研究中心 院士顾问
清华大学校内合作院系
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支持下,由北京市食药监局、中关村管委会和海 淀区政府共同推动建设的医药专业公共服务平台,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开园运营。
目标: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发展蓝本,整合国际力量,构建医学工程全产业链生态,打造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培育医药行业旗舰,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创 新服务品牌.
愿景:实现国际前沿信息共享,推动医学进步,让科技为人类健康创造更大福祉。
中心服务体系:医学工程转化研究院、检验检测注册认证服务平台、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平台、细分专业领域孵化转化平台、国际技术交流平台、临床实验资源平台、食药专业教育培训平台、协同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等为支撑的创新服务体系。
1964年成立的全球化中立的药品研发非营利性机构,致力于推动创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及监管科学领域行业交流的国际组织。
DIA总部位于美国首都Washington DC,此外在北美、欧洲、日本、中国 等设有分部。作为一家中立的国际组织,DIA在制药和其它医疗健康领域,孜孜不倦50余年,为政府,工业和学术机构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和学 习的平台,赢得广泛认可和赞誉。
DIA年会中的统计数据分会——定量科学论坛(Quantitative Science Forum,简称QSF)
DIA统计学术沙龙(每季度一期,每期 一个主题)
跨国药企、创新企业、医学院校、学术组织、CRO/多国药监部门,中、美、日、欧药监机构/主旨演讲嘉宾,涵盖中、美、日、欧药监机构领导、多家跨国药企全球统计部门最高负责人。
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业内主要机构共同发 起组建成立,“开放、创新、合作、共赢”为宗旨,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产 业公共服务平台,将有效促进行业内的交流合作,推动产需对接,助力我国大数据产业 健康有序发展。
联盟共有66家会员单位,其中11家上市公司(A股,Nasdaq,纽交所),85%联盟成员团队核心来自清华大学。倪光南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邀请来 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国家智库、信息化百人会共19位专家。联盟工作开展一年,举办了包括峰会论坛、区域合作、国际合作洽谈、连接计划等大大 小小40场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为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旗下品牌型赛事,自1999年举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20届,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创业赛事之一。本大赛以激发创意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鼓励创业精神为宗旨,为有志走向创业道路的交大人提供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每年吸引80余支创业团队参与角逐金、银、铜奖以及最佳人气奖,不少团队直接走上真正的创业道路。
中国心电智能大赛由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和数据科学研究院以及多家重点医院联合主办,2018年12月20日上午,在清华校友三创论坛上,针对心电领域的AI应用落地,首届中国心电智能大赛启动、签约仪式顺利举行。